小儿疳积怎么治疗快 小儿疳积的中医治疗
祖国医学称天花、麻疹、惊风、疳积为儿科四大证。新中国成立后天花已绝迹,麻疹也能控制,其他急性病均得到及时治疗,惊风亦随之少见,但疳积仍为多发病、常见病。中医疳积,多为现代医学所谓的消化不良,或伴有肠寄生虫等疾病。
患疳积的小儿,面色不荣,毛发焦枯,眼睛发呆,多生眵泪,胸膈满闷,乳食懒进或善纳易饥,肌肉消瘦,头大颈细,困倦思睡,易发脾气,喜冷恶热。
对于小儿疳积,中医疗法——挑刺四缝穴见奇效。四缝穴是经外奇穴,位置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及小指中节。是手三阴经经过之处,与三焦、命门、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,针刺四缝穴能健脾和胃、通畅百脉、消食导滞、化痰去湿、调和脏腑、通畅百脉、解热除烦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针刺四缝穴还可改善胃肠血液循环,刺激胃液分泌,可是肠中胰蛋白酶、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(消化强度)增加,加强胃肠道蠕动,促进肠粘膜的吸收。
对于小儿疳积,中医疗法——挑刺四缝穴见奇效。四缝穴是经外奇穴,位置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及小指中节。是手三阴经经过之处,与三焦、命门、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,针刺四缝穴能健脾和胃、通畅百脉、消食导滞、化痰去湿、调和脏腑、通畅百脉、解热除烦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针刺四缝穴还可改善胃肠血液循环,刺激胃液分泌,可是肠中胰蛋白酶、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(消化强度)增加,加强胃肠道蠕动,促进肠粘膜的吸收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方法/步骤
1
对于小儿疳积,中医疗法——挑刺四缝穴见奇效。四缝穴是经外奇穴,位置在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及小指中节。是手三阴经经过之处,与三焦、命门、肝和小肠有内在联系,针刺四缝穴能健脾和胃、通畅百脉、消食导滞、化痰去湿、调和脏腑、通畅百脉、解热除烦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针刺四缝穴还可改善胃肠血液循环,刺激胃液分泌,可使肠中胰蛋白酶、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(消化强度)增加,加强胃肠道蠕动,促进肠粘膜的吸收。
具体操作方法:1.取一根三棱针(或圆利针缝衣针),先用高压消毒或煮沸20分钟消毒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2
2.把患儿的手掌洗净,在四缝穴处消毒,然后用针对准四缝穴,快速地向中心方向斜刺一分深度,稍提摇,然后出针,针口可见少许粘黄液体(也有清晰液体渗出量多),用手指挤压,把粘液挤净,一直到看见鲜血为止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3
3.患儿两手的8个手指的四缝穴都要挑刺,挤尽粘液。(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或由医生实施)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END
方法/步骤2
健康、饮食正常的小儿针刺四缝穴后是挤不出粘液的。厌食、疳积患儿针刺四缝后往往能挤出白色或黄色的粘液。病情轻者,能挤出粘液的指数少,粘液量不多,粘液质清晰透明无色,不能牵丝;病情重者,能挤出粘液的指数多,粘稠量多,粘液质稠浊,色黄或灰白,能牵丝。因而,刺四缝能否挤出粘液可作为诊断厌食、疳积的指针,根据粘液的量、质地、色泽可判断病情的轻重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根据患儿在接受是针刺四缝,挑疳积治疗后,随着患儿食欲改善,饮食增多再刺四缝穴时,能挤出粘液的指数减少,粘液量减少,粘液质由稠浊变清晰。待患儿饮食正常,再刺四缝穴时,是挤不出粘液的,这表明患儿的疳积已经治愈了。
中医治疗小儿疳积
END
注意事项
治疗中应注意饮食调节,疳积患儿必须忌口一个月,如豆类制品、麦类制品、糕饼,以及各类零食如花生、瓜子、芝麻、冷饮、巧克力等,以免胀气;鱼类以清蒸为宜,易于消化;增加新鲜蔬菜、水果;补充营养,保证充足睡眠,经常进行户外运动,多晒太阳,增强体质。
一、中医药治疗
治疗应用消乳消食,导滞和中之法。
方药可用砂仁3g,神曲10g,生麦芽10g,陈皮6g,莱菔子6g,白术6g,茯苓6g等药物治疗。
中成药可用化食丸、消乳丸等。
1/2
下 一 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