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治疗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自愈偏方
小儿疝气即为小儿腹股沟疝气,俗称“小肠气”,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。在胚胎时期,腹股沟处有一“腹股鞘状突”,可以帮助睾丸降人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。有些小孩出生后,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,导致腹腔内的小肠、网膜、卵巢、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,即成为疝气。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,即为阴囊水肿。疝气一般发生率为1%~4%,男孩是女孩的10倍,早产儿则更高,且可能发生于两侧。
疝气可能在出生后数天,数月或数年后发生,通常在小孩哭闹、运动、解便后,在腹股沟处会有一鼓起块状物,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唇,有可能在卧床休息或睡觉后自行消失,严重者会腹痛,恶心,呕吐,厌食或哭闹不安。
中医认为,疝的发病多与肝经有关,凡肝郁气滞,或寒滞肝脉,皆可致疝;亦有先天脏气薄弱,不能收摄而致疝者。故本病的发生与气滞、寒湿、气虚有关。药食调治,宜疏肝理气,温化寒湿,补中益气。
【茴香粥】
组成:小茴香15克,粳米100克。
功用:行气止痛、健脾开胃。适用于小儿疝气、脘腹胀气、睾丸肿胀偏坠以及鞘膜积液、阴囊橡皮肿等症。
,用法:先煎小茴香,去渣取汁,然后入粳米煮为稀粥。每日分2次服,3—5日为l疗程。
【小茴香煎蛋】
组成:小茴香15克,食盐4克,青皮鸭蛋2个。
功用:行气止痛,消肿散结。适用于小儿疝气腹痛。
用法: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末,与打人碗中的鸭蛋拌匀,在油锅中煎成蛋饼,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,每4日为1疗程。
【桂香炖麻雀】
组成:肉桂3克,小茴香6克,胡椒6克,砂仁5克,麻雀6只。 功用:温肾散寒,行气止痛。适用于小儿疝气疼痛。
用法:将麻雀去毛去内脏洗净,肉桂、茴香、胡椒、砂仁分别研末,一起放人麻雀腹内,放人大碗上笼蒸3小时,调味后分2—3次吃用。
【荔枝粥】
组成:荔枝核30克,粳米50克。
功用:温中,理气,止痛。适用于寒疝气痛、小腹冷痛等症。
用法:先煎荔枝核,取汁,人粳米煮粥,任意食用。
还有疑问吗?请留下您的问题,15分钟内回答您!
一直想把儿子患小儿疝气的情形写下来,给需要的爸妈一个参考,毕竟,就我自身的经验,走访了多家医院,都说开刀做手术,没有医生给出自愈处方的。
儿子是三岁半患的小儿疝气,左侧阴囊有增大,躺下睡觉后会缩回去。由于一直都是我亲手带,所以能清楚记得那时的情形。自出生他身体一直都好的,三岁半时买了自行车给他骑,由于考虑到可以骑久一点,就买了稍大一点的自行车,他骑起来比较费力,用力过大估计疝气就是这样硬挤下来了。
1/2
下 一 页